所謂「見微知著」,從金廈通水儀式的發展,可以看到目前台灣處於「人民要和合、政府要敵離」的衝突結構。
政治無所不在。兩岸關係的本質就是政治問題,嚴格說並無純粹的「兩岸事務性問題」,任何兩岸事務性交流或互動都有其政治意涵。兩岸通水即是一個看起來很民生,其實很政治的議題。
在冷戰時期,金門與大陸通水是不可能想像的事。在兩岸交流初期,1996年金門大乾旱,當時的金門縣長陳水在喊出向大陸買水的聲音,震撼了當時的國民黨中央政府。但民生需求誰也擋不住,一旦兩岸的鐵門打開,即使是陳水扁執政期間也無法全然關閉,2002年兩岸官方進行「金門與大陸通水計畫」,2014年馬英九政府核定引水工程,2015年7月20日完成購水契約簽訂儀式。通水儀式鬧了幾天,8月5日終於結束,從中可看出3個現象。
第一,兩岸關係「合」的不可分割性。即使目前兩岸關係已降至冰點,蔡政府也僅是期望金門縣政府能取消或延遲儀式舉行,卻不敢輕率地取消通水。這顯示,兩岸地緣所形成的相互依存關係是任何政治力量無法切割的。從兩岸通水一事可看出,民進黨政府兩年多來執行以「離、敵」為核心的兩岸論述,是不可能走出去的,原因很簡單,它違反了兩岸地緣經濟發展不可能分割的必然性。除了通水外,金門縣長陳福海更呼籲要「通電」、「通橋」的繼續「合」。民進黨政府的「離、敵」作為,除了降低台灣競爭力,讓人民不方便以外,看不出任何正面意義。
第二,蔡政府「離與敵」的「自欺欺人、自相矛盾」性。兩岸通水一事當然有政治意涵在內。「兩岸一家親」是大陸願意供水給金門的核心考量,但民進黨政府僅願將其視為商業買賣。陸委會的聲明即稱此次「供水協議屬商業契約」、「政府推動自大陸引水立場不變,沒有政治干預民生的問題」。然而,如果蔡政府認為是純粹「商業行為」、「沒有政治干預」,又何必要干預「通水儀式」?又何必反對我官員赴陸,大陸官員不能來金門共襄盛舉?又何必以東亞青運被取消作為取消通水儀式的要求?
第三,北京對蔡英文的信心與善意幾已喪失。國台辦主任劉結一5日在晉江出席通水儀式時,可以說已對蔡政府開罵了,只差沒有對蔡英文指名道姓。劉結一認為「台灣某些人出於陰暗的政治目的」、「竟然對老百姓盡早解決吃水、用水問題橫加阻撓,無理取鬧」、「必然自食其果」。使用「陰暗政治目的」、「無理取鬧」這些極為負面的用語,應該也算是毫無罣礙地開罵,毫不在乎對方的反應了。
蔡英文執政兩年多來,北京對民進黨不再信任與不抱期待的認知已形成,兩岸不可能分割的地緣經濟結構也仍然存在,民進黨繼續促使兩岸「離與敵」的方向更不會調整改變。從兩岸通水一事可看到台灣內部是個「人民要和合、政府要敵離」的結構。
目前的趨勢是,如果民進黨仍然贏得2018及2020年兩次選舉,推動兩岸的離與敵會加速,北京的反應也將會如同劉結一的談話,視其為「陰暗」力量的持續,「無理取鬧」的挑釁。看來,也只有民進黨敗選,兩岸才可以政府不再為敵,人民歡喜互動,和合相處了。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80805002585-2621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