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相信「他者」美國的承諾?

· 國際關係

 從俄烏戰爭,我們了解到「北約東擴」與「歐洲安全」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美國軍工複合體利益需要的東擴,華爾街資本主義與美元霸權需要的東擴,是繼冷戰後美國仍不放棄徹底搞垮俄羅斯的東擴。

相對於法德等國希望俄烏早日言和,美國卻不希望俄烏坐下來談,更不希望和,美國要的就是烏克蘭扮演好落實美國戰略棋子的角色,與俄羅斯纏鬥下去。對美國而言,只要能夠讓給俄羅斯受到最嚴厲的經濟制裁,烏克蘭人的性命又算什麼。從北約東擴到俄烏戰爭,歐洲都是美國的「他者」。

這場戰爭不論結果如何,俄羅斯經濟已經大傷,且美歐俄之間的矛盾嫌隙更再加大,但是美國算盤中或許沒有想到的是,這場俄烏戰爭卻給了中共繼911事件之後,再一次的戰略機遇期。在2014年以前,俄羅斯的戰略重心是美歐,北京的重心也是華府,中俄之間彼此的互信基礎並不高,但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獨立公投事件讓美歐與俄陷入了對立,爾後美國川普與拜登的全面圍堵中共政策,如此反而把中俄的關係往前推了一步。

在地緣經濟方面,以往莫斯科對於北京「一帶一路」的態度是疏離的,但是在俄烏開戰後,「一帶一路」與俄羅斯所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會有更多的對接合作。在地緣政治方面,莫斯科應會回饋北京,特別在台灣與南海、新疆及區域安全問題上為北京背書。受到俄烏戰爭影響的歐洲經濟,將更需要維持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這些發展都會讓北京增加國際影響力,這些都不是美國所樂見的,但卻是美國所促成的。

同樣的,這場俄烏戰爭也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核子恐怖平衡」仍是國際安全維持穩定的法則。核子大國間只能打代理人戰爭,而不能軍事介入以免造成正面對決。美國與北約堅決不武力介入這場俄烏之戰的道理也在此。這也使得美國盟友清楚看到,美國不敢也不會以武力介入未來可能的兩岸軍事衝突。

相對於不在乎烏克蘭人的命,目前為止,美國還算是對台灣好的,只要台灣的錢。但是日後,美國是否會為了遏制中共挑戰美國的霸權,讓台灣走上烏克蘭模式,不惜犧牲台灣,挑起兩岸戰爭,美國再以全面制裁中共的方式來坐享漁翁之利?兩岸其實都是美國的「他者」。

烏克蘭領導人的悲劇在於,原來以為自己可以成為要加入北約的棋手,最終發現自己連個棋子都算不上,而是把整個烏克蘭變成了殺戮的棋盤。美國這個棋手,卻是個事前美話說盡,事後不理的「他者」。烏克蘭人民的悲劇在於誤信美國的謊言,被美國所利用,最終卻是人財兩失。

俄烏戰爭給台灣的啟示是多方面的:美國以自己的戰略目標為絕對優先,美國不敢與核子大國正面衝突也是事實,美國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烏克蘭也是事實。

相對於中東阿拉伯難民湧入歐洲時所受到的歧視與拒絕,大量的烏克蘭難民算是幸運的,他們因為是白人,是廣義的基督徒,在湧入波蘭等國時並沒有受到拒絕。美國及西方會用「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來看待不是白種人的「他者」兩岸人民嗎?如果不會,一味地把台灣的安全與命運放在美國的身上,值得嗎?

兩岸關係的政治難題還是要自己用智慧處理,不要隨意相信「他者」的承諾,落得最後人財兩失,這應該是俄烏戰爭給台灣最基本的啟示。

(作者為孫文學校總校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315005071-262104?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