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陳儀是不是大權一把抓,任用私人,排擠台灣人才造成台灣人不滿?
答:事實恰好相反!陳儀作風簡樸,他沒有將辦公室設在總督府(現“總統府”),而選擇設在台北市役所(現“行政院”大樓)。自己也不住在台北賓館,只住在台電宿舍。可見他不追求奢華,不熱衷權力。
為什麼當時台灣人無法擔任高官?是因為在日據時代,日本統治者不允許台灣人學習法律、政治、經濟;即使台灣人能讀到高等學歷,也僅限醫、農、工。所以光復初期,陳儀無法在台灣人中找到適任者。但是,陳儀將國民政府中適任的台籍人士延攬回台灣加以重用;如黃朝琴、游彌堅、謝東閔、黃國書、蘇紹文、謝娥等人都回到台灣擔任高級職務,證明陳儀從未岐視台灣人。
當時台灣行政公署確實是首長制,但是這是因為台灣在日本50年的統治,在日據時期,就是台灣總督一人大權獨攬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權。在光復初期為了交接的順利,因此先沿用了這樣制度。民進黨不去批評殖民統治,卻認為陳儀大權一把抓是不公平的。
同時,陳儀一到台灣,立即成立了“省訓團”、“勞動訓練營”、“師資培養班”、“警察訓練所”,大量招訓台籍青年加入公職,範圍包含教師、警察、法務員、文書官。大量招訓台籍青年,以三個月為一期作培訓,培訓完立即派任公職。從1945年10月到1946年10月,短短一年間,與日據五十年期間相比較:台籍的簡任級公務員從日據時期的1人增加到27人;荐任級公務員從27人增加到817人;委任級從3,681人增加到12,575人;呈現數倍到數十倍的增加。單中、小學教師培訓後任用,一年即增加9000餘人。可見國民政府是盡量讓台灣人能迅速加入公職,與大陸來的公務人員共同經營、治理台灣,哪有國民政府排擠台灣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