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放 只能坐困台灣

· 政治思想

 在資本主義世界,發言權是來自於「市場力」與「競爭力」。近幾年來,中國大陸在全球的影響力,已經不是因為它是個生產大國,而是其龐大消費人口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市場力及強勁的競爭力。

在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市場下,一旦擁有市場或競爭力的地區選擇開放,它就像吸盤,將全球的資金、人才快速的吸納。美國在20世紀就用「開放」的策略讓其享有百年的國際經濟發言權。

大陸對台31項措施的出台,有兩個背景。一是政治上的,由於兩岸官方交流已經中斷,北京也不期望任何政黨再扮演居中角色,而是直接訴求台灣民眾。對台31條措施的出台,代表著北京從今以後將掌握戰略主動權,是否接受取決於台灣民眾,而不會在意民進黨政府的立場。二是經濟上的,市場規模的擴大及競爭力的提升,讓北京有自信開放其市場。願意來的,北京給機會,不願意參與的,北京也不介意。

在這樣的結構下,民進黨政府在兩岸關係的角色及功能急速萎縮,對北京只能單方面被動回應。其做法不外乎:一、「警告勸阻」,包括警告醫師可能遭到大陸醫師抵制,醫療糾紛多,提醒教師注意大陸學術環境,告訴企業大陸所得稅比台灣高,勸阻影視行業最好不要去大陸。二、「修法防阻」,視那些去大陸的企業都有可能洩露營業秘密,因此,要修法防止企業營業機密外洩至大陸。三、「提供資源」,提出四大方向八大策略,39項措施,希望將企業與人才留在台灣。

民進黨這三項反應,既不能治標,更不能治本。除非民進黨政府決定切斷兩岸的往來,龐大市場的誘因、增加競爭力的需要,將會迫使台灣企業與人才往大陸流動,這是開放市場的法則。任何企業與個人都會分析利弊得失,政府的警告與修法效果有限,特別是站在特定政治立場上的警告與修法,只不過是為了刷存在感而更凸顯了自己的困境而已。

民進黨政府願意投入資源來挽留人才與企業,但是他們卻渾然不知,台灣已經無法在資源上與大陸做長期競爭。如果留在台灣有前途、有機會,誰會願意辛苦地到大陸去發展。

我們很清楚,核心問題在於台灣沒有辦法為自己創造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沒有意願開放市場以吸收全球,包括大陸的菁英來台灣。台灣今日的困境在於兩岸關係敵意日深。沒有和平的兩岸關係,台灣不可能成為國際企業願意來的地方。台灣內部的政治鬥爭、良善價值的崩解,在野的民進黨是始作俑者,但其在獲得政權後不僅不收手,反而更撕裂台灣,這使得有企圖心的個人及企業,不想坐困於台灣。吸引人才政策的僵化,窄化的意識形態思維,都使得台灣無法成為全球最開放的地區。

只要選擇開放,就會有人才願意來台灣;只要在台灣有機會和希望,即使今日去大陸發展,明天他們也會想回來,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良善的政治及治理之上。如今,民進黨政府滿腦子想的是清算國民黨、鬥爭軍公教、文化台獨、非核家園、利益汲取,選舉至上。如此台灣,如何能夠抵擋大陸市場的吸引力?回應大陸31項措施的最佳方法,不是警告、不是限制、不是資源補助,而是好好的自我反省,台灣企業個人被迫去大陸的問題出在哪裡?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80317003826-2621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