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民黨主席選舉剩下不到一周,由媒體所舉辦的辯論會,讓四位候選人有正面交鋒的機會,不只給國民黨黨員做為投票的參考,也讓全台灣的民眾可以預見每一位候選人當選之後的走向,並且評估這個最大在野黨是否有改變的可能。
到目前為止,媒體所報導的民調,恐怕參考價值非常有限。因為大部分公開討論的民調,都是網路隨機所蒐集的資訊,縱然有幾份傳統的電話民調可以反映民意,可是國民黨主席的選舉,選民結構跟台灣社會有明顯差異。現在近四十萬的國民黨黨員,在政治光譜上與主流脫節。
辯論會上筆者有幸提問,希望候選人回答國民黨與美國之間應該如何重建聯繫,張亞中教授認為台美應該平起平坐,但卻又強調國民黨不該設代表處來建立溝通管道,只需要透過海外僑胞對美國國會進行遊說就能達到目標。這個答案顯示,張教授心中台美關係的藍圖,距離現實太過遙遠。事實上只要跟美國智庫和政府官員接觸,並且曾經試著聯繫藍營僑胞和旅美對中華民國友好的學者,就會發現,張教授的說法幾乎是進入了中華民國還是聯合國會員時期的平行時空。
相較於批判力道強勁的張教授,朱江兩人亦各擅勝場。毫無疑問,朱前主席擁有更多的政治資歷,不過,朱前主席的政治經歷雖然會加分,但也給他增加了包袱。部分國民黨支持者認為經歷代表有能力穩定黨內紛擾,可是也有人擔心,他的包袱會讓他無法大刀闊斧的改革。
而江啟臣作為現任主席,同樣有人認同,也有人不滿。江啟臣的優勢,是他在國民黨最谷底的時候,跳入火坑勇敢承擔;不過,作為國民黨青壯派政治人物,他被批評最多的是經驗不足,以及在改革黨務的魄力不夠。對他繳出的成績單不滿意,加上少年主席喊不動黨內大老,導致整個國民黨看起來世代之間步調不同,可是,平心而論,國民黨百年歷史,又豈是任何主席能在短短數月可以完全扭轉?
如果認為國民黨最大的麻煩,是黨內不同勢力難以整合,也許經驗和派系實力就是考慮的重點;倘若覺得國民黨的問題是與年輕世代脫節,必須擺脫過去,大步邁向未來,則應該考慮候選人們的青年論述。
跳出同溫層來看國民黨這場黨主席選舉,在台灣將近五成的中間選民,看的不是四位候選人的表現,而是四十萬國民黨黨員到底有沒有考慮台灣多數人的意見,又值不值得中間選民在對執政當局不滿的時候,能再次考慮讓國民黨試試看。手中握有對於未來國民黨主席決定權的黨員們,究竟是想要出口怨氣不惜進一步遠離主流民意,還是希望國民黨有機會擴大支持基礎,爭取重返執政?四十萬國民黨員恐怕要想清楚,真正要贏的選戰,到底是哪一場?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7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