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抗戰的國族意識

· 政治思想

 七七抗戰紀念日又到了,雖然在台灣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意,但是它所形成的國族意識,卻仍然左右著台灣的命運。

 

 

中國在二十世紀之前,其實一直是個沒有國族意識的國家。中國歷史上從很早開始就有異族入侵的問題,也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但即使國家都被異族滅了,中國人的群體意識還是沒有誕生。最荒唐的場景,大概就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但是中國人民好像只是在看一場戲,渾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孫中山也說,中國人只有家族與宗族意識,做為一個整體的民族卻如同一盤散沙。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主張,即在呼籲中國人要建立自己的國族意識。但民國成立後,仍是軍閥割據,軍人對自己派系領導效忠遠高於國族。

 

七七事變所掀起的全面對日抗戰,具有空前的歷史意義。之前的異族入侵,也許在武力上壓服了中國,但是很快就被中國龐大的文化力給消融掉了,用顧炎武的話來說,也就是中國雖亡國,但是並沒有亡天下。可是這次日本的入侵,卻是第一次讓中國面臨了真正「亡國滅種」的危機,因為日本並不只是要佔領中國,而且是要把中國人變成大和民族的一員,危機自然極其深重。

 

也正是在這個巨大的危機下,中華民族第一次意識到必須凝聚起一種集體意識,否則將不足以對抗這個企圖亡我天下的威脅。抗戰期間,我們的國力當然遠遜於日本,但也許正因為這樣的落差,反而高度且極為迅速地調動了這種群體意識,在一切為抗戰,一切都可以犧牲的口號下,中國人開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為了國家、民族,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這種突然迸發的力量,真是亙古未見。正是這種全新的國族意識,讓我們撐過了八年抗戰。而這種新鑄造的我群意識,中共在1949年建政後完全接收,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本不相容,但是中共卻以民族主義為本,團結動員內部力量。中國大陸今日能夠成為強國,國族主義無疑居功厥偉。而目前任何挑動中國大陸國族主義者,無疑會激起民眾的憤怒。

 

讓人憂心的是,從三十年前開始,李登輝與民進黨即在台灣開始了一場新國族建構運動,這場運動很快就將兩岸問題從原本的制度、正統之爭,轉變為一場民族、史觀意識的「國族認同」之鬥。這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進程,讓兩岸關係從原本是中華民族的內部矛盾,變質成了國族認同的敵我矛盾。國民黨的「反共」逐漸離開原有國族主義軌跡,而與民進黨的「反中」變得模糊不清了。

 

更不幸的是,民進黨所擬建構的新國族認同,卻披上了日本大和魂的外罩衫,手上拿著配合西方圍堵中國的武器。對中國大陸而言,八國聯軍與日本侵華的歷史悲痛情結,讓目前的兩岸關係又拉高到民族屈辱或復興的高強度抉擇,統一的呼聲快速升高。

 

從理性上說,兩岸同文同種,完全有機會和平相處,但是目前在兩岸國族意識的惡性對抗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實在真不敢說。最近兩年,疫情使兩岸敵意日深,實為惡兆。

 

在紀念抗戰的此時,也為兩岸祝禱,還希望兩岸的未來,不至於再度兵戎相見,勿讓中華民族再遭一次浩劫!

 

(作者為孫文學校總校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707004609-262104?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