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語錄(九十二)

· 孫文語錄

孫文語錄:「講到信義,中國古時對於鄰國和對於朋友,都是講信的。依我看來,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得多……至於講到義字,中國在很強盛的時代也沒有完全去滅人國家。比方從前的高麗,名義上是中國的藩屬,實在是一個獨立國家……中國強了幾千年而高麗猶在,日本強了不過二十年便把高麗滅了,由此便可見日本的信義不如中國,中國所講的信義,比外國要進步得多。」(《民族主義》‧第六講)

心得:「信,誠也;誠,信也」。儒家文化認為,國家立國、個人立身的根本就是「誠信」二字。「義者,宜也」。「義」,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孔子的中心思想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為「義」。西漢董仲舒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儒家五德。孫中山認為,中華文化強調「信義」,這使得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懂得「濟弱扶傾」的國家。近代以來帝國主義把侵略視為理所當然,而日本在韓國及台灣殖民時期,更是以催毀他人文化,皇民異族為目的。可悲的是,現在台灣,為政者之施政不僅對人民已無信義,更歌頌肯定日本殖民時期之作為,此等行為是不容於中華文化。